尼日尔河穿越
案例详情

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尼日尔河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多个国家。在这条河流的两岸,一片繁忙的景象正在上演——尼贝原油外输管道贝宁段项目的定向钻穿越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个项目不仅是能源输送的重要环节,更是连接尼日尔、贝宁两国的桥梁,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然而,这条看似平坦的道路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挑战与艰辛。

2020年初,当施工队伍第一次踏入这片陌生的土地时,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陌生感,还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多变的气候环境。尼日尔河穿越位置位于尼日尔的马兰维尔、贝宁和加亚边境,穿越点南岸是贝宁和尼日尔的国境线。这里的河床宽约434米,水深约3.5米,两岸有人工修建的防洪堤,地层主要为黏土、细砂、中砂、强风化砂岩和中风化砂岩。穿越段的地质复杂多变,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公司管理层迅速组织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他们不仅参考了《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2014和《输气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13,还结合了实地钻探及土工试验资料,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工程的第一步是测量放线,这是确保后续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由于穿越点位于国境线上,地形复杂,施工队伍不得不多次往返于两国之间,进行GPS复测和控制桩的设置。每一次测量,都是一次对精度的考验。为了确保穿越轴线的准确性,他们甚至在入土端附近堤坝上设置了可供控制和复查的引桩,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

接下来是设备进场和安装调试。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将庞大的钻机和其他重型设备运抵施工现场。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运输车辆常常陷入泥泞之中,施工人员不得不一次次停下脚步,清理道路,确保设备顺利抵达。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终于在2020年5月15日,所有设备全部进场,并在短短一周内完成了安装调试,具备了光缆套管导向开钻的条件。

2020年5月23日,光缆套管导向正式开始。随着钻头缓缓钻入地下,整个团队的心也悬了起来。导向孔的钻进对穿越精度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工程失败。为了确保出土位置准确无误,控向设备采用了美国雪薇地磁有线控向系统+无线地面跟踪仪器指挥官8手持仪,实时监控钻头的位置。经过三天三夜的连续奋战,光缆套管终于成功出土,那一刻,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喜悦。

然而,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主管道导向孔的钻进过程中,遇到了多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钻进过程中出现了多次卡钻现象。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施工团队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采用推拉旋转法、眼镜套钻进解卡法等多种方式,最终成功解决了卡钻问题。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调整泥浆配比,增强了泥浆的护壁功能,确保钻进顺利进行。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始终是公司关注的重点。为了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施工团队在入土点和出土点各挖了一个泥浆坑,用于回收和处理泥浆。同时,他们还成立了专门的泥浆应急小组,负责沿穿越沿线进行泥浆情况巡查,发现有冒泥浆点时及时调整穿越方案,确保泥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此外,公司还与当地政府合作,将剩余泥浆和回收返浆时分离出来的泥沙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填埋场,晒干回填或作耕作土用,真正做到绿色施工。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020年6月12日,D508主管道1100米定向钻穿越回拖顺利完成。那一刻,整个团队欢呼雀跃,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随后,施工队伍迅速展开了设备撤场和地貌恢复工作,确保施工场地恢复到原有的耕种条件,为当地居民留下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这次尼日尔河定向钻穿越工程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公司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强大的施工能力,更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困难时的担当与责任。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秉持“诚信、创新、协作、共赢”的企业精神,为各国带去希望。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